[名称]: 张允岭
[生日]: 1953年
[图片]:
[擅长]: 中医药防治中风和老年期痴呆临床及机理研究
[常驻地]: 北京市
[描述]:
张允岭,男,1963年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导师,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院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学术委员会常委、内科临床诊断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博士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痴呆科学家联盟理事,中国身心疾病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临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药杂志编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天津中医药编委。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授予首届“中国中医药十大杰出青年”称号,当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称号
1980年,张允岭考入了北京中医学院学习。
1985年北京中医学院本科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师从全国人大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学家王永炎教授及著名中西医结合脑病专家张伯礼教授,先后取得医学硕士、博士学位。
1991年通过了WHO项目在中国的公派留学考试,赴日本留学。
1997年受世界卫生组织(WHO)之邀,以高级访问学者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交流学习。
2000年3月在日本完成博士后研究。
2000年4月和获医学博士学位的妻子,回到母校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被暂时安排到神经内科做普通医生,期间他先后获得了教育部、人事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提供的多项科研资助,成为东方医院科研项目和研究成果最多的专家之一。
2003年4月17日,时任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的张允岭第一个报名支援抗击非典一线,在长辛店医院和来自北京20多家医院的120名医护人员抗击非典,并受命担任一病区即重症区主任,直接负责重症病人的监护和抢救工作,并被选为临时党支部委员,连续奋斗了28个日日夜夜,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此同时,也探索出了一条中医治疗sars的成功之路。5月18日,张允岭和全体医生关于63例非典患者的《中西医治疗非典的临床研究》也获得了成功,在充满危险的火线上,最终完成了63个病人每人21张表格,共1323份表格的临床观察,取得了中医药治疗sars的第一手资料。因为这些宝贵的研究成果,他先后在中国科协、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非典学术会议上专题发言,在6月3日东盟与中日韩(10+3)非典型肺炎国际高级学术会--ASEAN大会上做了题为《Clinical Trial on Treatment of 63 SARS Cases with Combination of Western and Chinese Medicine》发言并受邀主持会议,在世界卫生组织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国际研讨会作为主报告审定专家和第七份报告负责人专题发言。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专家组确认为同类研究中最有价值的工作之一,通过国内外多家媒体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为防治非典型肺炎的医学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003年被中共北京市委、市政府、市委教育工委授予北京市及北京高校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并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的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特别贡献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随后参加北京高校防治非典先进事迹宣讲团和抗击非典斗争英模事迹北京教育系统报告团,在高校及在京机关报告12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2004年,张允岭被任命为东方医院实验中心主任,他的学术研究同时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2006年任东方医院副院长。
2007年,在北京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深入社区开展“老年期痴呆科普宣教、筛查防治进社区”活动。
2009年,任东方医院院长,出版了《经方实验录》、《中医脑病学》等学术著作。
2010年,主编的教材《中医内科学》被列为北京市教委精品教材。
张允岭的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中风和老年期痴呆临床及机理研究。 主持或承担了WHO传统医学合作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部博士新药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优秀青年教师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教育部、人事部优秀留学回国基金项目等。200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中国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家专利2项,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50余篇。
北京有什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