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b.cn 】(来源:生命时报)高血压年轻化、低龄化趋势日渐明显。近日,浙江大学团队将1990~2024年6家中外数据库的134篇文献中涵盖的2000万名儿童青少年纳入研究,发现2020年我国6~18岁儿童青少年总体高血压患病率为3.11%,患病人群约为680万;6岁儿童患病率为2.25%,14岁时达到顶峰3.84%,18岁又降至2.01%。研究结果发表在《柳叶刀·儿童青少年健康》杂志上。
受访专家: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陆 浩
本报记者 牛雨蕾《生命时报》 2024-12-13 第1856期 第17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陆浩表示,儿童高血压近年来略有增加,但趋势不明显,且大部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即由其他明确疾病引起的高血压,包括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儿童高血压与以下四点因素有关。一是家族中有高血压患者,孩子患病风险会增加。二是出生时体重较正常孩子偏低,但生长期体重又偏高的孩子易有高血压。三是日常饮食高盐、高脂、高糖,运动习惯不好,且体型偏胖的孩子。四是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影响血压水平。
陆浩认为,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病率在14岁时最高,主要与生活习惯、精神因素等相关。14岁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学业压力较大,易精神紧张,加上可能会熬夜,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他们在饮食上较幼年期有所放开,易暴饮暴食,也喜欢吃外卖等,增加肥胖几率,从而引发高血压。不过,青春期孩子各个器官正迅速发育,心脏收缩力提高,如果血管发育稍落后于心脏,也会导致血压偏高,但一般无需治疗,身体各项机能会随年龄增长重新回归均衡,使血压回落。高血压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会长期发展,幼年期就患高血压,不仅影响全身器官发育,还会给血管、心脏等带来压力,增加成年后患心血管病和肾脏疾病的风险。
预防高血压应从娃娃抓起。陆浩建议,首先,育龄期妇女在怀孕前应调整好身体,避免妊娠期高血压。其次,家长需帮孩子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少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再次,让孩子规律运动,2~5岁每天运动需超3小时、户外活动超2小时;6~17岁,除上体育课外,还可每天进行超1小时中高强度活动、每周进行3次抗阻活动。最后,家长需定期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其在青春期出现持续性精神紧张、长期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