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精髓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中医?为什么十一脏取决于胆?《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篇回答了我们的疑问。
中医的精髓是什么?在以前的文章中,我们曾经提到过这个问题?中医是什么?中医不只是中国的传统医学之称,更深的含意是,中医乃“中和”之医。中和是什么概念,就是不偏不倚,不高不低,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不前不后,不大不小,用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刚刚好。也就是中医强调的阴阳平和之理。
为什么要学中医呢?正是因为中医是“中和”之医,因此,它告诉我们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就是不仅要对自己的身体,其实对待一切事物,都要“中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要这样,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也如是。因为中医的理论不只是医学,更是哲学,其实就是一个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种我们处世的行为准则。
也正因为如此,在中医的五脏六腑十一脏中,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取决于胆。胆是中正之官,什么是中正,中正,就是不偏不倚,如果其它10个脏器都能做到不偏不倚了,其实,胆自然也就中正了。
仰观天文,俯查地理,中知人事,中医的思想就是在这种人与自然相互交流中产生的,因此也就有了“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也就有了“治大国,若烹小鲜”一说。良医和良相,一个从微观入手,一个从宏观入手,而他们治理对象的原则,就是“中和”。有了这种思想,也就有了,治大国,若烹小鲜,同样,治国和烹饪,也是“中和”的思想,因此,学习中医,就是要掌握这个精髓,因为他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行为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