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部凉热能辨病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又冷又湿警惕“三高” 瘀斑鳞片提示血瘀


  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副研究员 俞若熙

  本报记者 高 阳
  《生命时报》 2023-02-24 第1682期 第8版

  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一到晚上就脚心燥热……出现这些迹象时,可能你的身体已存在病理变化。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整体,脚更是全身脏腑的缩影,脚部的凉热、颜色、皮肤状态一定程度上可作为辨病依据。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体质与治未病研究院副研究员俞若熙介绍,中医把脚和手称作“四末”,即人体的四个末端。从经脉运行的角度看,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脚部是足三阳经、三阴经的交汇处,因此脚部可以反映人体气血状态。中医理论认为,所有疾病都与阴阳平衡失调有关。脚作为距离人体脏腑最远的末端,要让气血正常运行到脚部,必须有足够强大的气血功能,需要人体阴阳充盛、功能完善。所以,脚部的异常反映了人体整体阴阳的失衡,也就是全身健康状态的改变。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脚部出现轻微异常或不适感,也一样代表着失衡,说明身体处于一个将病未病、但长期失衡的状态。

  每个人体质不同,其罹患疾病的倾向性也不同。脚部长期的健康状态属于人体体质中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范畴,也是判断人体体质状况的重要参考。“阳胜则热,阴胜则寒”,根据脚部异常判断人的体质情况,可进一步对潜在的健康隐患给出提醒。俞若熙表示,脚冷是最常见的脚部问题,但一样的脚冷却是不同体质类型的表现。

  1.阳虚体质

  人体阳气不足,气血没法达到肢体末端,自然就会脚冷,容易罹患阴寒类疾病。中医认为,正常、充盛的阳气能蒸化、升腾水液,而阳虚时,多余的水液积聚起来,就容易出现脚部肿胀,这种肿胀常和西医的肾功能不全或心衰等有关。阳虚还会导致人的动力不足、精神不振,罹患抑郁症等情志病。老年人脚冷多是因为年龄增长和阳气减少而形成阳虚体质所致。


  2.气虚体质

  气虚就是人体的元气虚弱,意味着气血的生成和运行能力都不足,因此也会脚冷。气虚的人往往很容易产生疲惫感,容易受邪、易感冒。


  3.气郁体质

  与阳虚、气虚两种体质类似,气郁也因为气血无法运行到肢体末端而表现为脚冷,不过前两种是因为推动力不够,而气郁体质是因为气机无法通畅运行。相对来说,气郁体质的人情绪相对不稳定,易患情志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等。


  4.痰湿体质

  痰湿凝集于中焦,一方面阳气不足无法化痰祛饮,另一方面阻滞了气机流转,这样一来,气血、阳气都无法达到脚部,就会出现脚冷。由于“湿”的特性,痰湿体质人群的脚部还会有出汗的表现。最常见的疾病包括肥胖以及与其相关的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所以,如果脚又冷又湿,就要警惕“三高”类疾病了。


  5.特禀体质

  这种体质的形成跟先天禀赋不耐密切相关,其根本原因在于卫气不足,会出现怕风、脚冷等症状。过敏体质就是特禀体质的经典表现。临床发现,患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荨麻疹的儿童,一般他们的脚也是冷的。


  俞若熙说,相比脚冷,脚热受关注较少,可能是因为保暖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常将脚热当作正常感受而不是一种异常问题。事实上,健康的“脚热”是在适当保暖的情况下仍能感觉到冷,不畏寒也不怕热的状态,而不是失去对冷的感知或怕热。一般情况下,两种体质的人容易出现脚热的问题。

  1.阴虚体质

  《黄帝内经》说:“阳胜则热”,阳气虽然到达了肢体末端的脚部,但制约阳气热性的阴气却缺失了,导致脚部尤其是脚心温度升高,出现皮肤干燥、皲裂、瘙痒等症状。阴虚体质常见于表现出衰老特征的人群,也是糖尿病的主要体质类型。如果出现这种类型的脚热,需监测一下自身血糖,或做一些抗衰老保养等。


  2.湿热体质

  该体质特点是湿热蕴积体内,反映在脚部,就是经常有脚汗等“湿”的表现,同时多伴有脚臭。这种体质容易发生疮疡及胃肠道紊乱,表现为大便黏滞或湿热泄泻,甚至交替发生。


  俞若熙表示,比起上述7种体质,血瘀体质者的皮肤变化更明显,也是最容易从脚部外观进行辨认的体质。如果脚部皮肤可见瘀点瘀斑,或是暗沉、鳞片化等,往往和血瘀体质有关。血瘀体质者易患癥瘕积聚(腹部出现可摸到的包块,伴有腹胀、腹痛)、痛证、血证等疾病。

  传统中医认为,足底有一个小乾坤,含有人体的另一套穴位体系。《灵枢·本输》中说:“肾出于涌泉。”俞若熙解释,人之先天根于肾,足底的涌泉穴为肾经起始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可滋阴补肾、强壮身体、颐养五脏六腑、防止早衰。用一侧大拇指或足跟按揉对侧涌泉穴,找准敏感点,以局部有酸、麻、胀、痛的感觉为佳。如能配合泡脚,效果更好。泡脚,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东汉神医华佗所著《足心道》中记载“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俞若熙建议:

  儿童护足要“温柔”。小孩子各种生理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要选择不刺激或刺激性小的泡脚水。每天用温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

  老人爱脚要“细心”。经常观察双足颜色、温度,趾甲是否变厚、变色,皮肤有无破损。特别是糖尿病和肢体循环不好的老人,趾甲不要剪得太短,否则容易破溃感染。足部疼痛持续3天以上,及时到医院诊治。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易上火的特殊体质人群,足部有皮肤损伤的人群不宜泡脚。老年人的鞋子要舒适合脚,适当进行足部锻炼,步行是最安全、最简单的方法。

  普通人群要“适度”。泡脚水温度控制在 40℃左右;腿部感觉较差的人群,水温应低一些;泡脚时,水面至少要覆盖到脚踝以上,泡脚不宜超过 20 分钟。泡到后背有点潮,浑身微热,额头微发汗即可,注意不要出大汗。
© 2008-2024 byb.cn
北京有什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