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赖班族:是一种畸形的泄压方式

 

  逃避心理

 

  下班应该说令许多人期待的事,可“赖班族”为何却无动于衷呢?张主任说,其实“赖班族”并不是真正的无动于衷,所谓“赖班”是一种主动的“赖”心理,他们的真实心理是逃避。张主任指出,“赖班族”只是想通过“赖班”的方式去逃避,如逃避孤单无聊,逃避交通的高峰期,逃避生活的压力,逃避心理的某些缺失等等。

 

  “赖班族”人群有以下四种类型:一是为避免乘车高峰期的赖班族;二是寂寞赖班族(单身人士害怕寂寞);三是办公室水电免费、环境“优”过家;四是工作量太大(短时间内要赶项目)。

 

  泄压心理

 

  现代都市人群的压力问题普遍上升,“赖班”也不自觉成为一种泄压方式。张主任指出,下班后人的紧张忙碌感很大程度上会消失,甚至不受工作环境的影响,而“赖班”族逃避生活中种种烦恼的同时,也给“泄压”提供了环境。“赖班”其实是紧张工作后的一种放松,无论是上网聊天、玩游戏、还是聊天,都是“赖班族们”钟爱的泄压方式。

 

  专家提醒:泄压方式不科学易引起心理疾患

 

  “赖班族们”下班后都“赖”着什么呢?上网、聊天、继续忙碌工作等等,都是“赖班族”钟爱的方式。不过,张主任指出,这些方式都局限在一个环境和空间里,如此泄压和逃避并不可取。人都需要和渴望与人交往,而“赖班族”长期将自己局限在办公室的狭小空间里,易造成压力越来越重、自我封闭、抑郁、不良社交等不良现象,更严重者会引起性格缺陷、精神不稳定甚至社交恐惧症等心理疾患。

 

© 2008-2025 byb.cn
北京有什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