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回"白大褂"的魅力
——让"以技养医"取代"以药养医",理顺医药价格,挤掉药品、设备和耗材等费用水分,还原医疗技术服务价值
"抛开医生搞医改不会成功。"钟南山强调,深化医改必须调动广大医务工作者的积极性。
"调查显示,我国八成以上医务人员认为医院薪酬与自己的付出不匹配,感到劳动价值得不到尊重。"全国政协教科文卫副主任委员黄洁夫说,平心而论,医生们着实不易。本科医学生需要读5年,博士医学生需要读8年,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都很高。在发达国家,医院将60%以上的支出用于人力成本,而我国这一比例只有20%左右。有人于是把"灰色收入"视为合理补偿,但是损害了信誉和形象。
"医生价值如何实现,是医改的核心问题。"钟南山表示,没有公平合理的利益机制,缺乏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的劳动收入,医者难以静心,患者也难以安心。
"了解医生的真实收入,让医生靠技术吃饭,拿阳光薪酬,才能唤回‘白大褂‘的魅力。"刘玉村认为,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医务人员等适应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为破解难题指出了方向。今后进一步推进医改,理顺医药价格,挤掉药品、设备和耗材等费用水分,还原医疗技术服务价值,使"以技养医"取代"以药养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对台港澳中医药交流合作中心主任杨金生表示,这些年来,我国卫生支出占GDP的比例持续上升,目前约达6%,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18%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三甲公立医院平均每家年营业收入为20亿—30亿元,全靠政府投入不现实。
"一个现象值得反思,民营医院的医生普遍不收红包。原因不是他们的医德更高,而是他们的医疗服务由市场定价。"黄洁夫指出,市场是台超级计算机,深化医改的关键是社会办医。应放开医师自由执业,由市场决定医生的价值。只要医疗服务价格涨了,医生开方量自然减少,这是市场规律。
对于医疗服务涨价,温建民认为,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可减轻患者负担。首先,基本医保负责"兜底",比如北京5家医院的做法,40元的挂号费,只需患者掏2块钱,其余由医保报销。此外,单位可以给职工买一部分医疗保险。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患者再购买商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