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医生的"笔"只是个开始!

  医生如果总喜欢开某几种药物,不但这几种药物会受到监控,医生本人也将被暂停资格,复岗后也会受到重点监控———广州市卫生局日前透露,将在省内带头建设“阳光用药”电子检查系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就医问题”。若察觉自己的处方有问题,市民可以通过卫生局网站或以书面形式进行投诉。

  医生手中的笔向来是自由的。你得了什么病,得靠医生判断;该吃什么药,得医生说了算;该吃多久、吃多少,全凭医生的一支笔下单。病人呢,自然是被动者,在医生强大的专业知识面前是外行,任凭医生笔走龙蛇,也只有选择相信和埋单。如今虽然借助电子技术的帮助,患者的技术劣势似乎有望改善,可是,怎么分辨医生总开老药方是利益驱动还是治疗需要呢?比如说,慢性病患者需要的可能来来去去就是那几种药。但无论如何,天马行空的医生处方能被纳入规范的轨道,总是好事。

  虽然,这好恐怕有限。据悉,我国目前80%以上的药品都是通过医院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建国初期国家对医疗领域实行的“以药补医”的特殊政策,随着近年市场经济的渗透,演变成为“以药养医”。医院对药品企业来说是买方市场,对患者来说是卖方市场,就是因为它拥有绝对的垄断权,拥有处方权,因此不少医院可以将药品利润放大到极致。

  新华网曾给网友们献上了一张“药价上涨流程图”:出厂价20元的药品经过层层“注水”,到患者手里已经变成了98元,加价率近400%!这里面,除了医院摆明车马的加价外,买方市场中药商的激烈竞争,使得药商需要支出的“公关费用”,绝不仅仅是医生处方上;而所有这些占了大头的“公关费用”最后都“羊毛出在羊身上”,像火箭一样推动药价飞涨。

  因此,只有当药品进入公立医院过程中所有环节均受到监督,看病贵、药价高才可能得到有效控制。管住医生的笔,仅仅只是一个好的开始。

  此外,变通的智慧也是无穷的。比如,不管卫生部如何强烈要求“必须取消药品加成”,减了的药价就像跳水的王八,穿上“药事服务费”的马甲,晃晃悠悠又上岸了!再说,如果“以药养医”实在不行,还有“检验养医”、“检查养医”呢?可见,电子监测只有一个“阳光用药”是远远不够的啊。

 

 

© 2008-2024 byb.cn
北京有什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