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
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点评】此段重点介绍了汤液和醪醴的功效,以及有薪杆烧制的缘由。
①汤液:古代用五谷熬煮成的清液,作为五脏的滋养剂,即为汤液
②醪醴:用五谷熬煮,再经发酵酿造,作为五脏病的治疗剂,即为醪醴
③稻薪:指稻杆
④稻薪者坚:坚,结实,指稻杆很结实,经烧。
⑤何以然:何,什么;以,因为;然,这样。
⑥此得天地之和:和,和谐,阴阳平和。指稻米融合了天地之精华,且性平和。
⑦高下之宜:宜,适宜。指稻米种植的地理环境,不高不低。此处也是取之性平讲。
⑧故能至完:至完,达到完备和极至。
⑨伐取得时:指稻杆在收获之时是秋季,此时稻杆也凝聚了天地精华
⑩故能至坚也:至坚,指稻杆很坚韧。
【整段翻译】黄帝问道:用五谷来做成汤液及醪醴,应该怎样?
岐伯回答说:必须要用稻米作原料,以稻杆作燃料,因为稻米之性气完备,稻杆又很坚劲。
黄帝问道:何以见得?
岐伯说:稻禀天地之和气,生长于高下适宜的地方,所以得气最完备;收割在秋时,故其杆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