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 万 洁
本报记者 张 健《生命时报》 2024-08-06 第1822期 第17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万洁告诉记者,血液循环不良是指血流量减少、血管堵塞等障碍。大血管处的血液循环不良可能由血栓堵塞、心脏泵血功能不足等引发,会导致重要器官或组织缺血,如果发生突然,易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威胁生命。如脑部大血管血液循环不良,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心脏血液循环不良,可能是心梗;四肢动脉循环不良,可能是动脉闭塞症等。血液循环不良还可发生在小血管,如糖尿病足就是周围小血管循环不良的后果,常见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弹性下降、高血压等。
万洁表示,血液循环不良的早期迹象不明显,因为人体存在代偿机制。如果小血管堵塞,身体会开辟新的分支血管迂回过去,也叫做侧支循环。小血管堵塞较多,超出人体代偿能力时,才会出现明显循环障碍。
长期血液循环不良,就会出现以下明显症状:
1.手脚冰凉、麻木、疼痛。比如久坐时前脚或脚趾灼痛;行走后大腿、小腿或臀部疼痛,休息后疼痛会消失;手脚皮肤温度比身体其他部位的温度更低。
2.血压低。
3.伤口愈合慢,皮肤色素沉着。
4.乏力、盗汗、面色苍白、少尿,特别是活动后加重。
5.腹胀、没有食欲,出现头晕、心悸、多梦、失眠等问题。
专家提醒,如果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群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找心血管科或周围血管科医生评估。改变生活方式是基础,戒烟、定期锻炼、减肥,以及将血压、血糖控制平稳等可缓解症状,减轻疼痛。如果几个月后症状仍未得到控制,可能需药物或手术治疗。血液循环不良在中医上属于“血瘀证”范畴,生黄芪、党参、丹参、川芎、三七等益气活血药物对缓解症状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