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得寒病的多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外寒时刻偷袭 虚寒慢慢内生 现代人得寒病的多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范建民

  《生命时报》 2024-08-06 第1822期 第8版


  传统医学认为,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是人体最大的阳气来源,而阳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可看作各脏腑功能正常运转的原动力。但现代人常常贪凉无度,使得临床中阴寒病非常多,给身体埋下无穷隐患。

  “阴寒”即“寒邪”,既可由外而来,也可自内而生。寒邪多见于冬季,但在其他季节也不可大意,气温骤降、贪凉露宿等都会使人外感寒邪。尤其是眼下,天气炎热,人体毛孔张开、腠理疏松,如果室内空调温度较低,时间久了就会导致寒邪侵袭人体。有些人饮食也非常嗜凉,冷饮等寒凉食物来者不拒,进而损伤阳气,以致虚寒内生。

  人体受寒后,会有很多表现:

  1.寒邪侵袭肌表经络,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

  2.寒伤脾胃,表现为脘腹疼痛、食欲不振、呕吐、肠鸣、腹泻等。

  3.寒伤阳气,表现为畏寒喜暖、四肢不温、手足冰凉、小便清长、倦怠嗜卧等。


  针对以上表现,中医临床将寒证分为五型治疗:风寒犯表证,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常用荆防败毒散;寒湿困脾证,要温中化湿、健脾和胃,常用茵陈术附汤;寒滞胃脘证,要温胃散寒、行气止痛,常用香苏散合良附丸;寒凝胞宫证,要活血祛瘀、温经止痛,常用少腹逐瘀汤;中焦虚寒证,要温中健脾,常用附子理中汤。

  日常生活中,体内若有寒邪,一定要想办法及时祛除,否则容易变生疾病。分享几个适宜方法:

  吃药膳。推荐良姜炖鸡块,此方出自《饮膳正要》,取高良姜6克、草果6克、陈皮3克、胡椒3克、公鸡1只(约800克)、葱和食盐等调料适量,将高良姜、草果、陈皮、胡椒装入纱布袋,扎口;公鸡宰杀去毛及内脏,洗净切块,剁去头爪,与纱布袋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撇去浮沫,加入葱、食盐等调料;文火炖2小时,最后将纱布袋拿出装盘即可。每周吃2~3次,饮汤食肉。此方有温中散寒、益气补虚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导致的脘腹冷气窜痛、呕吐泄泻、反胃食少、体虚瘦弱等,也可用于风寒湿痹、虚寒痛经等证。

  做艾灸。艾灸能够祛除身体寒湿,疏通经络,让阳气大量升发,帮助身体培固正气。常用穴位有大椎(驱寒补阳的“小太阳”,位于后背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足三里(调和脾胃的明星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中脘(胃痛必灸穴,位于脐中上4寸)、天枢(清肠穴,位于腹部,肚脐旁开2寸)、气海(一穴暖全身,位于脐中下1.5寸)、命门(生命之火出入的门,位于脊柱区,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具体方法:取准穴位,一手持点燃的灸条,另一只手的中指、食指分开置于施灸穴两侧,来感知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防止烫伤。灸至皮肤微红、感觉舒服即可,每次共10分钟左右。如果出现皮肤瘙痒、水肿,要停止施灸,及时就医。施灸后,将艾火彻底熄灭,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半小时内避免洗浴。

  三伏贴。三伏天是一年之中阳气最旺盛的时段,此时阳气盛而肌肤腠理开泄,是驱散内伏寒邪的最好时机。可进行穴位贴敷,药物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对先天阳虚或体内阴寒之邪较盛的患者,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 2008-2025 byb.cn
北京有什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