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由下丘脑中产生下丘脑分泌素的神经元缺失引起的,属于严重的慢性睡眠-觉醒状态不稳定的神经紊乱。”赵志鸿说。
日常生活中,发作性睡病有哪些表现?赵志鸿举例,该病主要特征是白天不可抗拒的睡意和突然入睡,患者白天容易过度思睡、可能发生猝倒,夜间睡瘫、入睡或觉醒前幻觉、夜间睡眠不安等。
赵志鸿表示,发作性睡病可始发在幼儿、青少年阶段,病程贯穿求学和个性发展关键时期,可能会导致患者失去记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能力下降、行动迟缓,甚至出现精神和情感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给个人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结合多年门诊经验,赵志鸿表示,发作性睡病发病的高峰一般在8-12岁,因缺乏认知和误解,从发作性嗜睡症状发作到确诊平均需经历8-15年时间,大部分患者未被诊断或被误诊为癫痫、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

“如果出现上述这些情况,需引起警惕,必要时到医院进行检查,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管理。”赵志鸿说。
对于已经确诊的发作性睡病患者,赵志鸿建议,白天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小睡尤其是午睡,夜间要保持规律充足的眠睡。对于儿童青少年患者,家长、老师应表示理解,鼓励其采取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不宜加重学业负担。对于成年患者,应避免驾驶、高空及水下作业,若出现抑郁自卑等心理症状,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记者乔业琼、实习生胡海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吴靖、李春花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