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校至少配一台AED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北京学校至少配一台AED,专家呼吁,除了广泛安装,还要定期组织急救培训,让老师学生会用敢用

  受访专家: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  贾大成

  本报实习记者  田雨汀


  据统计,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超过54.4万,救治成功率只有1%,但如果能在心脏骤停发生后迅速正确抢救,患者存活率则能大幅提升。学校是一个人员高度密集的特殊场所,近年来,各地校园猝死事件时有发生,不仅给家长带来无限伤痛,也给学校如何实施急救提出了“新课题”。对此,北京市教委于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至少配置一台AED(自动体外除颤仪)。


       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贾大成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AED是一种便携、易操作的心脏急救设备,配备图片和语音提示,非专业人员也可以使用,在患者心脏骤停第一时间给予电击除颤,可帮其恢复心跳,堪称“救命神器”。心脏骤停后4分钟被称为“黄金4分钟”,但急救车通常无法在4分钟内赶到患者身边,这就要靠患者周围的人进行施救,而此时AED则是关键角色。放眼全球,日本、美国、荷兰的AED安装率最高,我国目前仅有小部分城市在机场、地铁站等公共场所进行了配置,学校配备率更是极低,一旦有人发生猝死,能否采取紧急施救非常堪忧。


       贾大成表示:“我从80年代末就开始呼吁中小学生学习急救,但由于当时社会关注度不足,学生对于急救知识的学习十分欠缺。而近几年,学校通过不断提升素质教育,让孩子们充分意识到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培养健康教育师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也规定,学校要为学生的安全负责,因此学校配备AED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贾大成强调,不仅要广泛安装AED,更要让学生、老师会用敢用。目前,已配置AED的学校中,使用培训主要由红十字会和教委进行,机构在对学校老师进行急救培训后,会确保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成为合格的急救师资,再由老师将知识教给学生,通过考核后便可拿到相关证明。


       贾大成认为,仅做到这些还不够,学校应每1~2年对学生进行一次复训,从而巩固急救知识,培养良好的急救意识。并且,根据学校的人数、面积、财力等情况,逐渐增加AED的配置,以适应实际需要。同时,要在学校多配置急救包等设备,努力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各级各类学校应将急救教育列为必修课,把急救技能列为高危行业、服务行业的职业技能之一。急救绝不是专业急救医疗机构一个部门的工作,更是全社会每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树立急救意识、普及急救知识、安装使用AED,在中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前路任重道远。
© 2008-2024 byb.cn
北京有什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