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针头反复用坏处多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据第三次全球胰岛素注射技术近况调查显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和操作便利性的考虑,中国很多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且习以为常。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严重、危害巨大。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内分泌科主管护师 刘 芳 □护师 胡 艳 □副主任护师 徐 蓉


年近七旬的王阿姨患糖尿病已有十余年,最近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前来就诊,自诉自己在家虽遵医嘱打胰岛素,可血糖却像“过山车”一样忽高忽低。住院后,医务人员发现王阿姨的肚脐左右两边均有块凸起的橡皮样组织。详细询问后了解到,王阿姨十分节省,虽然遵医嘱按时注射胰岛素、轮换部位,可就是不舍得多换针头,一般都是用完一支胰岛素才换一个针头,也正因如此,她的胰岛素笔芯里总是存有一个大气泡。医务人员告诉她,无论是腹部的“橡皮”,还是“过山车”一样的血糖,都是重复使用胰岛素针头导致的。


重复用针头所带来的隐患主要有以下几类。


1. 增加注射疼痛。胰岛素针头上有一层具有润滑作用的硅化层,能够减轻患者疼痛,如果多次使用,针头表面的润滑层脱落,就会造成针尖钝化、切面受损,形成肉眼不可见的弯曲、毛刺及倒钩等情况,增加疼痛感。使用次数越多,这种现象越明显。


2. 增加注射部位感染风险。注射笔所用的针头,一端进行皮下胰岛素注射,另一端穿透胰岛素笔芯。若患者在注射后仍将针头留置在胰岛素笔上,空气及其他污染物便可通过针管进入胰岛素笔芯,污染药液。同时,重复使用的针头附着有病原体,可能导致皮肤局部发生炎性改变(皮肤发红)甚至感染。


3.皮下脂肪增生。人体的脂肪大约有2/3贮存在皮下组织。皮下脂肪增生通常是指皮下脂肪细胞异常增大至正常脂肪细胞尺寸的2~3倍,脂肪组织发生肿胀和(或)硬结。重复使用变形的针头会造成皮下组织的微型创伤,长此以往,就可导致注射部位的皮下组织出现增厚的“橡皮样”病变,质地较硬,或呈瘢痕样改变。与注射到正常脂肪组织相比,注射到脂肪增生处胰岛素吸收缓慢、发挥作用减弱,即使使用更多的胰岛素,血糖控制效果仍然不佳,甚至还会因血糖不稳引起其他并发症,增加经济及心理负担。


4.影响药物剂量与浓度。一方面,针头中残留的药液会影响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另一方便,若使用后的针头内残留的胰岛素形成结晶,会堵塞针头妨碍注射。另外,若直接将注射后的针头留在胰岛素笔上,热胀冷缩的原理也会对胰岛素注射剂量造成影响:当环境温度升高时,笔芯里的液体会膨胀, 从针头溢出;当环境温度下降时,空气可通过针头进入笔芯,形成气泡。


5.增加断针几率。现胰岛素针头长度有4毫米、5毫米、8毫米等,反复多次使用增加了胰岛素针头断针留在体内的风险,针头可在体内游走、移位,引起严重后果。


6.增加了针刺伤的概率。胰岛素针头反复回套针帽,会明显增加自身或家属针刺伤的概率。


现市场上生产的一次性注射笔用针头仅限一次性使用,使用后的废弃针头应集中放入一个不容易被针扎破的容器里,如锐器盒、矿泉水瓶,去医院复诊时统一交予医院进行专业处理。

© 2008-2024 byb.cn
北京有什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