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后跟痛拇外翻的处理方法

    【byb.cn 】(来源:生命时报)主讲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苗旭东 □主治医师 曹 乐

 

脚被称为“人的第二心脏”,但因其健康问题缓慢、隐秘,不易引起大众重视,使得足病初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而愈发严重,甚至影响脊柱和髋、膝关节,导致后期治疗耗费高且增加了很多痛苦。下面给大家介绍不可忽视的三种常见足踝问题及处理方法。

 

1. 崴脚

医学称之为“踝关节韧带损伤”,是日常生活或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严重的可以导致踝关节骨折。很多人重视不够,往往没有予以正确的固定、功能锻炼,急性期肿胀、疼痛消退后,就开始正常的生活工作了,有的甚至开始剧烈活动,结果导致崴脚反复发生,反复肿胀与疼痛。其实足踝关节结构非常严谨,既要满足行走、工作的活动范围,又要保持在活动中的稳定,周围韧带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韧带损伤后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时,会产生外踝疼痛综合征、距骨骨软骨损伤、踝关节慢性滑膜炎、跗骨窦综合征,甚至踝关节功能性不稳定等。

处理方式:应立即冰敷防止肿胀,将毛巾包裹的冰袋环绕在受伤部位,一般每次冷敷20分钟,40分钟后可循环一次;用弹力绷带简单固定,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肢体远端的血运,导致组织或肢体坏死;抬高患肢,将受伤的足踝放置在高于心脏的部位,可减轻肿胀,缓解疼痛;咨询专业医生寻求治疗方案,即使没有骨性损伤,仍建议应用活动性支具固定并配合功能锻炼。

 

2. 后跟痛

医学称之为“跟痛症”,多见于中老年人或喜欢运动、行走的年轻人。表现为清晨醒后位于脚后跟内侧疼痛,多为钝痛,刚下床行走时最痛,活动后缓解,但随走路增加可频发。有的患者下午加重疼痛症状。患病原因很多,老年人多是由于跟骨后内侧的骨质增生(俗称“骨刺”),随着年龄的增加跟骨脂肪垫的萎缩或慢性炎症,跖腱膜跟骨起点反复牵拉损伤后的炎症,足底神经的卡压等。目前没有一种很好的确证手段,诊断与治疗很大程度上依赖医生的经验。

处理方式:一般来讲,清晨下床,足踝关节与跖腱膜的背伸牵拉训练,配合局部应用消炎止痛药物可获改善。尽量避免穿软薄底布鞋,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目前还可用特殊的足跟支具,减轻跖腱膜的张力。必要时可尝试局部封闭疗法。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将“骨刺”切除或神经松解。

 

3. 大脚骨

医学称之为“拇外翻”。表现为大脚趾的内侧突出、有时受鞋子摩擦而红、肿、痛;大脚趾向外侧偏斜,严重的第二趾“骑跨”在大脚趾上。这类患者有时不仅疼痛在大脚趾,还会有脚底板的疼痛并有“老茧”形成。并伴随其他足部畸形:扁平足、锤状趾等。拇外翻原因较多,遗传、骨性结构与韧带结构的异常、不合适的鞋子等都可造成或加重。女性由于韧带结构较弱、经常穿尖头高跟鞋等发病率较高。

处理方式:穿合适的鞋子、进行拇趾肌力训练、佩戴特殊的矫形支具等。若保守治疗无效,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方式种类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X线片的畸形角度、运动量、审美标准等因素选择与制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的双脚除了负载自身的体重,还要适应行走、奔跑、跳跃等动作。因此,一双正常、健康的脚是人类行走的基石。脚还是人身上非常精细的部位,虽占比例不大,却拥有人体1/4的骨骼数,五脏六腑也都和脚上的穴道密不可分。不合适的鞋不仅会引起脚的疾病,还可能引发大脑、脊髓、心脏、消化循环系统、关节等部位的全身疾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如果不及时治疗,脚部疾病可改变下肢承重力线,造成膝部、髋部,甚至腰部疾病。

© 2008-2024 byb.cn
北京有什么健康科技有限公司